秸稈合理利用關于機械混埋還田技術的應用
發布日期:2021-11-12 點擊:565
近年來,農作物秸稈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新源頭。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,總有大量的小麥、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,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,不僅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。因此,秸稈合理利用的相關技術正被人們研究起來。
秸稈機械化混埋還田技術就是用秸稈切碎機械將摘穗后的玉米、小麥、水稻等農作物秸稈就地粉碎,均勻地拋撒在地表,隨即采用旋耕設備耕翻入土,使秸稈與表層土壤充分混勻,并在土壤中分解腐爛,達到改善土壤的結構、增加有機質含量、促進農作物持續增產的一項簡便易操作的適用技術。
該技術的主要流程如下:
1.水稻-小麥(油菜)輪作秸稈還田技術
收割機機收小麥(油菜)→秸稈粉碎+均勻拋灑→放水浸泡24小時→底施氮肥→機械旋耕埋草→施復混肥→平整土地→水稻種植(機插、擺栽、拋秧、人工插秧);收割機機收水稻→秸稈切碎+均勻拋灑→施基肥→反轉滅茬機旋埋秸稈(或普旋兩次)→小麥機械條播或擺播(油菜機直播或機械移栽)→機械鎮壓→機械開溝。
2.玉米-小麥輪作秸稈還田技術
玉米人工穗摘(或機械收獲同步粉碎)→秸稈機械粉碎→撒施底肥和殺蟲、殺菌劑→施耕兩遍→圓盤播種機進行小麥機械條播→機械鎮壓→機械開溝;收割機機收小麥→秸稈粉碎+均勻拋灑→施底肥→玉米機械播種→鎮壓→機械開溝。
相關技術要點如下:
1.作物收獲時采用安裝有秸稈切碎裝置的聯合收割機,在進行收獲作業的同時,同步進行秸稈切碎和拋撒,要求秸稈粉碎長度小于8cm。
2.秸稈滅茬時采用大、中型旋耕機械進行整地作業,旋耕深度>12cm。為使秸稈與肥、土混拌均勻,采用反轉滅茬機作業一遍效果較好,或正轉滅茬機旋耕兩次。
3.秸稈還田時間要適當,適度濕潤且有良好的通氣條件促進秸稈腐解。秸稈腐解的土壤水分含量應掌握在田間持水量的60%時為適合,若土壤水分不足,應及時灌溉補水,以促進秸稈腐解,釋放養分,供作物吸收。
4.施肥。秸稈還田的同時應補施一定量的氮肥和磷肥,促進秸稈腐爛分解。一般每畝還田500公斤秸稈時,需補施4.5公斤純氮和1.5公斤純磷。
- 上一篇:棒棒捆打捆機對改善環境的作用分享
- 下一篇:打捆機加工青儲飼料的幾大好處列舉